2008/01/31 第四天 早上7:18
濕潤的空氣,夾帶鹹味的海風貫穿在清晨的墾丁
不知道何時能重返墾丁的大門
一大早鬧鐘鈴鈴鈴....我們一家三口沒有遲疑的迅速跳下床梳妝打扮
不等人邀請就闖入
大地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鋪滿了閃閃發亮的沙粒一點也不小氣
就是希望人們自遠方來踩踩玩玩也好
弟的雙腳曬得黑黑髒髒,小腿與腳背硬生生的被分成兩節
用力的留下我們的足跡在無瑕的肌膚
我貪戀陽光映照在臉上
風吹襲臉龐
在民宿旁的一家早餐店快樂的進行早餐時光
可是有人卻一臉慵懶懶
錄影節目收工
離開美麗的墾丁要回到充滿七情六慾的台北
一樣的台26,不一樣的風光
墾丁國家公園海域面積15206.09公頃、陸域面積18083.50公頃,合計共33,289.59公頃。
很值得深入認識
那麼排上幾天幾夜
豐富的生態資源期待有更多人來探訪
也讓腳踏車吃些沙,過過癮,感受一下人類瘋狂的行為
都來到位在南灣的戎將軍包子店
又因為有『我在墾丁天氣晴』的加持
不進去都覺得可惜
但...沒營業呢
大家口中的墾丁
地上玩的 水上漂的 天空飛的
歷史人文、生態資源、海天一線
墾丁會說話
知性與感性的美通通不吝惜分享予你
四季如春的恆春
在一個叉路我們選擇彎到恆春古城去採集留給後代子孫的歷史故事
第一站各大美食入口網都有他的身影
就是舉世聞名轟動武林的『小杜包子』
頭家說能不能等
為了你我做甚麼都願意....哪怕是那 一鐘頭
筆記書我畫上最斗大的必吃美食就是這小杜包子
那可是坐在店門前感覺又是虛度光陰
想到了~~~
再去發揮我們愛玩的本性吧
架好相機.....
一台接著一台進入相機快門的世界
就像老鷹在空中盤旋
電視播放了幾支片子熱得發燙
看看時間好像大半天過了
包子應該成熟了吧
領著號碼牌向小杜哥領食物去
小杜老闆~~我最愛你們家的起司包
多得嚇人的起司在我嘴裡翻滾
這是我嚐過最惹火 最惹人愛的包子
實在不誇張的分解動作
小杜老闆的山羊鬍真是個性到沒話說
後面有山坡前面有大海
一些電視頻道在中元普渡報導搶孤精彩的畫面
圍著孤棚人潮滾滾的熱鬧景象
搶孤者張牙舞爪兇狠的表情
以疊羅漢的方式攀爬塗滿牛油的孤柱
翻上12公尺高的孤棚
取得順風旗及貢品表達普渡孤魂、慎終追遠的涵義
《細看景點》
恆春古城的四座城門清光緒年間建的,聽說是全台灣保存最完整。
當時的建立是因為日本人所挑起的「牡丹社事件」,讓滿清政府意識到中國東南海防的重要,當時派沈葆楨來台設縣築城。
猴洞山(三山國王廟與恆春石牌公園)
恆春八景詩碑
百年老街 檳榔街
以及自恆春遠眺三台山、虎頭山、西屏山的風光
以猴洞山為中央龍脈
東門(前朱雀)背靠大平頂山、北門(後玄武)面對三台山、南門(左青龍)面對龍鑾山、西門(右白虎)面對虎頭山,為恆春四門四靈。
走一趟恆春,遙想台灣最南端的人文風情,見證歷史的故事
經過了地震、風災、戰亂時期與近期人為的破壞,目前保存較完整的則是東門與南門,但南門在民國69年改建過,與原貌已有點出入。
猴洞山舊名【饗山】,
是原住民祭祀、收納敵方人頭之地。
因古為猿猴棲息之所,又名【猴洞山】
相關恆春古城導覽 HOT墾丁旅遊
經過四天三夜的洗禮,一顆好奇種子在我心中紮根,我想要蒐尋更多更多關於台灣的一切
恆春半島是台灣洋蔥的主要產地
由於有落山風的特殊氣候,使得恆春半島的洋蔥球莖大,風味佳
洋蔥湯、漢堡中間的餡料、涼拌洋蔥......甜美的洋蔥可以變出的料理真令我目瞪口呆
回枋寮的路上刮起可恨的大逆風,要是沒在時間內趕到火車....在恆春住下一晚順道串門子去博感情其實也不錯捏
到底是炭烤鳥肉
還是烤魷魚
還是烤一種特有的名產〝鳥魷魚〞
還有哪一間才是最好吃的阿
屏鵝公路上與風展開一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廝殺
車城綠豆蒜剛出爐的香味蔓延在四處
一行人又被拉回來
哼哼~~
在風中在浪中
我們都有辦法對付,三人行必有我師焉.....嘛
灰頭土臉 沒力 累
旅程有開始一定也有結束
快樂的時間總是比較短暫
就像一天坐在辦公室八小時
跟一天在外頭騎單車吃美食八小時
應該是前者感覺很漫長吧...........
深藍色的普通號
載著一批亢奮的旅人
越過山洞 溪流 無人的停靠站 唱著沒有人懂得樂曲
從獅子鄉跨越到枋寮鄉.....得越過多少個上上下下.....還要聽風哥哥那登不上星光大道舞台的呼吼
.
總算‧枋寮到了 接近夕陽的時間
枋寮是西線縱貫鐵路的終點站也是南迴鐵路的起點站
成功...戰勝了逆風
雖然腿都軟了
可是
帶著我們衝了四天三夜的組長不跟我們一起回故鄉ㄇ
還想一個人留守在墾丁還是恆春嗎
原來不是的~~~他想順道去完成南橫呀....多麼偉大的壯舉
小小本來也想跟著衝的,可是好像會變成拖油瓶
那就以後再慢慢去完成吧
總之先坐上莒光號回高雄
再轉接區間車到高鐵左營站
區間車在這個時間人也不多
冷清清...慘淡淡的生意
我第一次的高鐵體驗就獻給這次的旅行
安靜舒適快速便利
不會有人半路來請求驗票
很快地帶我們回到台北
回到熟悉的家
完成單車體驗之旅
全文完
P.S希望路過拜訪的朋友也對台灣的南端起了一絲絲的好奇
想了解更多這趟旅程的規劃嗎,歡迎點選行前篇喔